close

普通人睡飽是進入靈界探索的充分條件。

如果你總是無法睡飽,夫妻間又常「做功課」,那我請你省省念頭,等到你有睡飽的條件後,再來考慮這件事。

一個人如果常常睡得很飽,元神就很充沛,畢竟在夢境狀態,你只有1-2層意識可用,所以若能不需額外耗能,而專注於突破是很重要的。

我常常在睡覺,一天至少有兩個階段都在睡覺,睡的愈飽,夢中情境就愈清楚,畫面細節就愈多。

曾經我比你還要懷疑,這些情境會不會只是腦內景象?甚至與醉大見面,我還是忍不住問他: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即便這些年我早已確認過N次。

我的看法是:有些確實只是單純的夢,然而有些卻一定不是,在反覆訓練中,通過個人體驗,你會有能力逐漸掌握哪些是、哪些不是。

大前天就有了一次特殊夢見,半夜不久我便來到烏漆媽黑的自宅一樓,即便大環境很黑沒開燈,我也知道這就是一樓客廳,我在黑暗中看見了三個人,我問祂們幹甚麼的?祂們說:你父親來了。

這時我回頭往樓梯玄關一看,果然是爸爸呀。哇,祂是很年輕的樣子,大姊應對父親年輕時的樣子有印象,而我則是沒有,因為我出生時父親已有不小年紀了。

父親甚麼也沒說,逕往二樓走,我隨即跟上父親腳步並問祂:爸,祢來幹嘛呀?父親沒用口說,但我讀到祂的心思:修理一下「房屋」的電路。

接著祂來到我的房間、兒子們的房間查看「電源箱」,這電源箱不是嵌入牆壁中的那種閘門,而是像冷氣機的室內機,長條型放置於地面,還有半懸在隔間牆的半人身高度。所以,它當然不是真正的電源箱與「冷氣機」。

父親拉開其中一台外蓋,瞬間我就看見在那粗粗電線中,冒著火花、火焰,電流鼓成一團無法通過線路,然後父親就拉掉箱內電閘,沒有電後,父親便整理了一下線路,之後又再重新闔上,這時我便沒有再看見鼓出來的、那刺眼的一團電流(能量)。

父親又東摸摸、西摸摸,整個場景便消失了,我就知道今年險中過,與此同時,世界格局也正發生中,時機微妙。

最近在一些夢中,出現了「人生跑馬燈」,那些我認為貪嗔癡疑慢的對象,竟一一浮現,似乎重被記憶(準備清算),我現在也開始能體會醉大,那時為什麼要在網路公開點名某些人,也算人生兩清吧,每個階段結清一次!

當然啦,人在湖邊走,哪有不溼鞋,我們躬身自省也未必都完全乾淨,本世有虧欠的情誼,我也要相應地,以另外一種方式補齊、補滿。

2025/2/24

「預知」100%存在,但從經驗世界標準,我們必須牢記:一、預知事件的跨度有限;二、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甚至恐怕是極少數。

光錐(light cone)是閔考斯基時空下,一個單一事件因光速而與其因果聯繫的所有點集合。因此,光速也就有了類空、類光、類時的三種分類,宇宙尺度描述的預知,大部分說的都是類空,所以對渺小人類以及目前人類的有限科技而言,類空預知並無太大意義。

如果是類時預知,那就不一樣了。譬如,王崇禮與神祇合作,幫有緣信眾解夢而提前知道三個月後的復興空難就是明證。我曾在夢境內外計算時間差異,在夢境裡的兩小時,大約是夢境外的十五分鐘,兩者相差了八倍。

換言之,意識在夢境裡,可以處理更多事務,客觀地變為快捷?反之在清醒狀態,意識要顧東顧西,運行速度與綜效就被迫慢下來。

這與狹義相對論的鐘慢尺縮效應是不太一樣的,然而無論在夢境或現實,當事人對時間的主觀感覺都無不同的這件事,卻是相同的。

假設,我們以光速在太空運行十五分鐘,回到地面發現,地面時間早已過了好幾小時;同理,當我們在夢境中覺得,自己遊盪了幾小時,包括吃完一餐,碰到三位朋友,交談並處理了一些事,結果回到清醒狀態發現,竟只過了短短十五分鐘。若按鐘慢尺縮」效應,我們應發現時間過得更久才是,譬如竟過了好幾天,不是嗎?怎麼在夢境外的時間反而是短的呢?

顯然問題若非出在空間流速,要麼就是在夢境(意識)狀態的時空計量方式,並不同於清醒狀態的經驗世界,正由於這種奇怪的時間箭矢「反向」,該「類時預知」也才反向,我認為即便反向:仍無損於「預知」地位。

當然也不是,只要你能持續做清明夢,你就變成某某預知大師了,若有人把清明夢簡單化約為預知,我只能說這樣人就太過自大,君不見每個人對情緒(意識)集合的精華轉譯,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對吧?你真的對夢意識充分理解並能運用嗎?有些根本不講邏輯,只是記憶,有些又可以是理性的?

夢意識的運作不全然等同於清醒意識以及潛意識,卻是人類最主要的存續方式,它仍以後兩者為大致基礎。這時候你就知道為什麼神明、菩薩好像都知道某些秘密,但就是不對歷來賢哲們說清楚?尤其當我們遍查經典,就是找不到一個簡單又清楚的答案,不是嗎?

因為奧秘本來就在自己身上,你要搞清楚到底鬼是甚麼?或靈界到底如何?你不從自己身上找答案,難道要去問石頭是吧?鬼是從石頭蹦出來的?你以為盤古開天啊?

博班學長第一次聽到我的說法,便以教堂(不同宗教)質疑:外國鬼要如何維持能量?我說:教堂沒有蠟燭嗎?雖然基督教沒有燒金紙習俗;同理,台灣某些寺廟附有靈骨塔位,而某些教堂的地下室,不就是用來安放神職人員的棺木嗎?

每個人因愚賢不同、心性不同,啟發不同,詮釋與理解也就不同;往往一個人發生靈性危機,即在解除自己肉身對意識活動的框限,有時這會推進你的靈格升級,有時卻也可能導致靈格降級,完全在於個人。

我常在半夜,與書桌左前方的祂們印心、交談與偶爾實驗,祂們有些來自附近或遠方廟宇,有些是浮游靈,也有些來自不知名的靈界,在意識波的空間中,彼此感應著彼此的意識狀態,同時也感受著不同的世界。

你可以進入祂們的意識世界,但從外觀上看,雙方並沒有任何物理位置的改變;或也可以真正的以物理方式移動,前往不同的環境中查看、體驗。

2025/2/25

根據腦科學的意識理論,行為與意識的順序是:「決定好> 電位就緒> 抬起右手」,但在實驗中發現的順序卻是:「電位就緒> 決定好> 抬起右手」,而在電位就緒前,其實還要加入更前的量子運行時間 。

所以嚴格來講,每個人都有大約2秒的預知能力,然後「意識開始浮現,並在神經生理上「重演」,讓你覺得是自己控制了右手的抬起。也因此,在廣義意識之中,事實上還存在一種有別於廣義意識的「前東西

如果清醒意識與夢境意識的「客觀時差大約為八倍(有些人可達到十倍),那麼一個人就有16-20秒的夢境預知時間,而若再加上那個有別於意識的「前東西」時差大約1-2秒,那就變成32-40秒的夢境預知時間。

到這裡,你應該認識到,由於時間與空間不分家(物理上根本沒有時間這玩意),所以時間應換算為空間,而空間大小就等同於經驗世界的那個時間長短。

那麼,32-40秒換算出來的夢境空間大小,便足以容納事件的充分,包括一件事的前後邏輯與理性所需。

通過適當方法的自我訓練,一個人的預知能力可以進步與提升,也就是說,他只需做到以 「前東西」去囊括更多空間就對了。

換言之,如果一個活人的 「前東西」具高度專注與延伸能力,因此橋接出的時間甚至可達2-5秒,那就相當的不得了,且此與 「卡陰」、「通靈一點關係也沒有

不過,這種能力講了也沒意義,搞不好還被人認為是瘋子,且既然時間跨距有限,其實也無普通商業價值,供自己參考便足矣。至於 「卡陰」、 「通靈」的那種預知,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可能真真假假,或是假假真真,做生意嘛!

某個預知實例如下:急診室有位值班醫師忙到半夜兩點,終於處理完病患,今天「生意」從早到晚...,趁空檔回到醫院樓上辦公室,簡單換件衣服、洗漱後準備再次返回急診室。

當離開辦公室往左邊一看,突然瞥見迴廊有位面對牆壁的站立「病患」,這位醫師感到很奇怪,大半夜怎會有「病患」在樓上辦公區呢?所以趨前詢問,請問您是...,這時「病患」轉過身來,醫師嚇了一跳,因為他的臉是破碎的,隨即便從眼前消失。

醫師認為今天有點累,所以出現譫妄,下一秒口袋的手機便響起,急診室護理師通知有病患送到,請他返回急診室。

回到急診室,醫師看見一對夫婦哭哭啼啼,原來兒子出了車禍,警方通知後趕來醫院查看。當醫師趨前一看,他就是剛在走廊面對牆壁,但臉部破碎的那位奇怪「病患」呀!

對醫師而言,這就是一種預知,不是嗎?奇怪的是,怎麼從來就沒有人進一步分析,到底這位昏迷瀕死的病患,如何得知在樓上換衣服的值班醫師位置?雙方的時空順序又該怎樣理解?

按經驗世界邏輯:瀕死病患在急診室「碰見」值班醫師後,同時讀取了值班醫師此前不久的記憶,然後根據該記憶影像,發現了醫師此前位置,隨後以時間箭矢的反向,瀕死病患回到了樓上值班醫師的辦公室邊牆,以等待醫師從辦公室走出來,並向他暗示返回急診室救他。

人死後馬上變鬼,不少碰過怪事的醫師、法官,我想他們都能體會我說甚麼,大概也認同:其他人信不信,不關他的事,總歸他就是遇到了,甚至還看到了,實在不得不信。

我對鬼倒是沒有詫異,我更關心的是死後世界,既然人都會死,當然有必要搞清楚自己的死後可能情況,我怎麼可能在生前,隨便聽幾個村夫漁婦或神棍說法就信?然後一知半解的死去?死後模模糊糊變成了鬼?又莫名其妙被靈界糊弄?

2025/2/27

為什麼會有「生死簿」這種如同「預知」的東西?到今天為止,我也從未發現有人把它講清楚?那我今天就來說清楚。

首先,我講的生死簿是指陰間或觀落陰看到的那種,而不是吳晴月老師那種庫官多少的生死簿,請看官先搞清楚,兩者不要混為一談,搞不清楚的,請你自己先從網路上做一點功課。

前一陣子,老婆突問起我催眠與觀落陰,說她的朋友某某最近學了催眠,想找她來練習自己所學,譬如查看自己元辰宮又是如何如何。

我說:妳不知道廖云釩的催眠著作,在我書房裡都有嗎?我向來秉持海納百川,有助益的合理論述便吸收,不合理的就捨棄,學問就是如此!

人客啊,枕邊人也是個連催眠、觀落陰都分不清的人,夫復何言?

我在研討會論文註釋13提到:觀落陰法事,往往能帶領當事人尋訪個人的「元辰宮」,而一些催眠手段也能讓當事人進入「元辰宮」,人們因此將催眠與觀靈互為混淆,甚至錯誤地將兩者完全等同;中國觀靈術為道教法門屬於宗教範疇,原來是以探訪陰間故親為主,並不是專門為尋訪「元辰宮」,其絕學由師徒秘密傳承,怎會與側重心理學專業的催眠等同呢?或許兩者的某些效應互有共性,但顯然不是完全等同的。

注1:肯塔基大學做過著名的「催眠暗示」實驗,隨機找三組學生,告知第一組輪迴轉世確有其事,催眠後有85%宣稱回溯起前世;以中性用語告知第二組關於輪迴轉世的未知性,催眠後有60%宣稱回憶起前世;若以批判、懷疑態度告知第三組輪迴轉世乃極為可疑,催眠後便只有10%回憶起前世。

注2:根據醫學統計,透過催眠喚起的回憶,約只有50%可信度,因此一半內容可能來自幻想與腦補,兩者之間並不容易區分。

注3:催眠回溯有機會喚起「前世景象」,卻也有其他更可靠方法,所以我認為催眠應以心理治療為目的,若要研究輪迴轉世問題,我個人從不採用此法,但會採取參考的態度。

所以,我們現在也要區別清楚,來自八字、紫微的生死預測與吳晴月老師一生福祿厚薄計算的差異之處。

前者源起活人祭祀的商朝,隨後是周朝解夢,後來又拓延易經、五行,然後發展出的命運預測方術;後者也是來自中國,據吳老師個人說明,她使用的這本福祿重量律範本子(注:中國有更早版本),係日治時期來台之日本禪僧指定傳給她的。

顯然,古人研究命運之預測,乃是面對自然的不可測,囿於科學知識之有限,而試圖控制自然,這動機應是歷史與進步的。

我曾在PTT論壇看到,有年輕人在八字板嘲諷:八字就是迷信,他看不出有甚麼統計理論概念。不諱言,現在一些年輕人真的很自大?多數博而不精,又好亂發言?

多元主義教育目標,原是強調重視個別差異,為推己及人以習得互為尊重,不料最後卻變成自以為是的自戀主義?其次是AI帶給人類社會空洞化的嚴重影響,日常活動幾乎電子化,在不知不覺中,年輕人爭先恐後變成虛無主義,一副等死的樣子?

似乎當今所謂多元世道即——愈不懂的、愈不是專業的人,就愈喜歡、愈敢亂講話耶,真是有一套?!

真正熟諳八字、紫薇的老師,不見得有量化統計分析背景;同理,有量化統計分析能力的碩博士,有可能不懂八字、紫薇,因此不會像那位自大年輕人驟下論斷,對吧?

紫薇專家又是台大數學碩士的張盛舒老師指出:命理就是統計學,他以程式建立「科技紫薇」網,率先在中國成為商業帝國,賺得盆缽滿滿,沒錯吧!如果一點可信度都沒有,誰會想要花錢呢?占星數當然可以透過程式化,統整不同命師對同一張命盤的詮釋差異。

八字、紫薇的構建最初,皆源自「生物印痕」,這才有拓展基礎,因此師徒代代相傳,不斷增減改進,久而久之便深入人心,契合個性、社會環境,最後與生產、歷史心心相映,終於生成了八九不離十的財富生死「命運」,對一些人來說就變成「宿命」了。

生前死後意識不滅,記憶經過不斷輪迴,再強化又再反饋,終於在廣、狹義靈界之中,形象化了「生死簿」這種東西,人靈皆謂:真實,在愈趨明顯之後,便導致了它的實體化。

我因此理解:某些人似乎有「注死」傾向,陰錯陽差因此赴死(或暫不赴死),生命就被這種亞洲特有的集體潛意識所框限(經四年求學,現終於能回答醉大曾經疑問),同理可證其他文化特有之集體潛意識,對該文化的個人生命有形與無形之影響。

注4:在東西方靈界內,巧合地都有與人間對應、類似圖書館的地方(東方看起來就是沒甚麼人的學校,西方像雅典衛城,但裡面也沒啥人,關鍵入口都有「人」看守),裡面就存放著占星、術數(知識)以及生命之書(廣義生死簿);其中,個人生命之書包括累世歷程,如同台灣民間稱謂的陰籍或陰間戶口簿。

注5:在陽間愈是大嘴巴、藏不住秘密或心存目的、心機的,你就愈看不到生命之書的完整性,沒辦法,該區域的規則就是這樣。

注6:不是故弄玄虛,請試想一個人若善變又心機,便等同給自己的未來不斷輸入亂數、變化,所以看不到宿命大綱非常合理,顯然好、壞處都有,無法完整看見自己宿命,不一定都是壞或都是好。

其實,如果你是東方文化背景(含前後世),那麼狹義的生死簿就在你的心識中,只要以催眠方式,你就有機會看到它,不見得非要藉觀落陰去查;然而要想在出神狀態之下,遇到你尚且不知、卻已然過世的親友?那麼,催眠是很難辦到的,大部分只能靠觀靈術。

基於催眠與觀靈的部分步驟與效應一致,尤其在通靈方面,所以一位去蕪存菁的催眠專家,若也懂得與神明定向合作(這是關鍵),自然也可達到等同觀靈的效果,反之便不可能實現觀靈的其他效應。

2025/3/2

意識不等同於腦,卻以腦為工具平台;意識往上升級便成心智,而與心智最有關的是「記憶」。

人人都有記憶,根據醫學解剖,我們知道長期記憶儲存在海馬迴,卻完全不知道在海馬迴的空間裡,記憶到底如何被儲存,對吧!

假日當我們來到一處小百岳,經過一兩個小時的努力,終於抵達一處涼亭,稍作休息後又繼續往上,最後來到小百岳的三角點,完成了整個登山過程。

這個過程便成為你經驗中的記憶,事後你可以隨時回憶,並在腦中浮現整個登山過程的彼時景象與距離,沒錯吧?

不久後某天,有其他朋友問起,你便根據記憶中的物理空間與自己移動的距離經驗,告訴你的朋友:到達那個涼亭後,再爬四十分鐘就會抵達三角點,彷彿小百岳真實的物理空間與相對距離,按尺寸與比例拷貝,完整地放進了你的海馬迴,問題是我們的海馬迴體積真的很小,它卻要儲存所有的長期記憶,跨度很可能從五歲至七十歲,長達六十幾年之久、之多。

因此,我們並不清楚關於景象、空間與距離痕跡,到底如何進入海馬迴並常駐?當我們回憶起過去景象、人事物、時間與情緒,它們又如何重新被啟動?對此,我的猜想(conjecture)是:事件除以光子編碼並記憶,實在也找不出其他既能符應容量、卻又無實體證據的方式(其實有,不過我不想說太早或太過仔細)。

顯然一個人外在身體空間的定位方式,絕對不會等同於內在心智空間的定位方式,但當你每次回憶時候,卻總是將後者空間,自然轉換為前者空間,以符應自己的經驗習慣。

也就是說,當外在物理空間與距離,按尺寸比例拷貝後,這團資訊絕不是按經驗世界格式放進我們的海馬迴,而是經過心智空間的格式轉換才得以儲存。

因此,心智空間的物理性質,與經驗空間的物理性質,兩者完全不同,甚至不同的兩人之間,他(她)們的心智空間,也有某種差異,所以心智能夠跨越物理遠距而互為感應,與此同時不同人的感應能力也不同,有些人是毫無感應的,卻也有些人的感應特別強。

人們對於意識與記憶的理解,只是假裝自己理解,實際上根本就不理解,它的奧秘就在空間性質,巨觀與微觀下的空間,又如何能一樣呢?此正事關心智遠距、記憶容量與時間箭矢之詭異。

我因此預言:當我們終於搞清楚微觀與巨觀空間之物理差異,那麼心智、記憶與預知,一元與二元、宇宙四力統一場論便將迎刃而解。

這個問題你去問鬼(靈),祂們也答不出來,因為所有的靈都來自於曾經的活人,活人都不知道了,死後的人又如何能知道?尤其,那些生前是科學家、無神論並有強烈觀點的靈,大部分很快便會轉世;而在靈界的長久老哲,生前無此方面知識,對此類問題也無甚興趣,當然也問不出所以然。

在我的觀念裡,——我把心智等同於能量(只是純量),其數值部分等同於空間大小(但空間是向量),也等同於時間長短(但時間是向量)。

我對心智的量化假設是:一種複合張量(至少有六個以上參數,一個常數)。

所以能量強(多),可換算出佔有空間大小,以及時間長短表現,如空間向量為負,祂便從經驗世界消失,而若時間向量為正,祂的時間便與活人經驗世界一致;反過來,能量強(多),換算出空間大小後,得到時間長短表現,但若空間向量為正,祂便留在活人經驗世界,而若時間向量為負,祂的時間便與我們的經驗世界相反,變成了預知。

注7:這樣的公式如「測不準原理」,至於為甚麼如此?正因為還有「某些」不知道,但框架沒問題,公式沒問題,普通人了解有此框架便可,我當然沒義務要詳盡告知(老友、種子班除外),現在還沒必要更進一步解釋,公式擬合發想來自「對稱」,很多理論學家發現經典公式當下,似乎也使用同樣靈感。

再如:空間向量正、時間向量正,祂們與活人狀態大致一樣;空間向量負、時間向量負,祂們就能瞬間抵達,一種非常奇怪的狀態。

此外,若能量弱(小),那麼到底弱(小)到甚麼程度、數值多低?就會導致佔有空間、表現時間失去向量(方向)特性?也就是說,三者都成了純量,這時候祂就成了失去能力的靈體,變成了普鬼、甚至悲慘的笨鬼,我因此從計算上,建立了一個修正常數。

綜上所述,經過大量觀察各種奇怪的靈異,我從現象反推,建立了一個數學框架,完全符合各種靈異(現象),至於為什麼有負負這種東西?顯然與空間的底層物理有關,恰如潘洛斯教授所指:正確的量子引力理論,目前量子引力理論有8-10種主流假設(較有名的是弦論),這就是物理學家的事了。

2025/3/11

今年最火的預知就是2025年7月5日,整個網路到處都是這類預知視頻,又無一不指向該日期,好像你不說,馬上就被別人說去了?

說起來也可悲,全球經濟在疫情打擊後,好不容易才剛恢復,便又陷入了貿易體之間的關稅煙硝,眼下除人工智能外,各行業都很難賺錢,大家只好從網路上竭盡的擠流量,災難預知便是流量密碼之一。

其實這一切起源,全部來自日本童樹諒的漫畫嘛...,我現在也賣個關子:香港蘭桂坊34號,屆時再作解釋。好佳在本人時間也差不多,不晚也不早,反而有種身心解脫、如釋重負之感。

回到理性預測,如從現在起的接下來數月,地震震度超過五以上不多,那麼預言非常可能實現;按前2023-2024年的地震頻率之數,相對今年起迄為止,有感地震除農曆年出現過,二、三月就幾乎突然消失?那麼地底可能正在累積新的能量,但我個人認為:絕不可能是多誇張的大地震啦,甚至不如921。

如是小行星、隕石一類導致意外?現在都三月了,NASA的預測也沒這麼不繼吧,顯然如有太空事,也應是不大的事。

再來便是台海武裝衝突的可能,我也感受不到任何硝煙,據說因疫情,對面已經消失1.5億人,問題之嚴重,極可能自顧不暇。

最後可能是北韓,亂射彈結果技術差又出包,然後導致意外?我覺得天災人禍,自古有之,平常心就可以了。

小時候被父母寄養在新竹縣寶山鄉,看見彼時外公外婆無憂無慮的晚年鄉村生活,印象深刻無比,及長就業後,隨著政府適時推出各項政策,我看見台灣社會不斷向上,經濟逐漸繁榮,尤其我常進出國門特別有感,總想著自己的老年生活比起外公外婆應更愜意才是,結果...

我年輕時也從沒想過,怎麼當自己進入老年以後,「世道」竟變得如此凌亂不堪?

台灣詐騙橫行,各式各樣的情境都能騙,真是花了本的巧思(專攻旁門走道?),鄉愿假掰又無道德的人一堆,譬如司法人員勾結犯罪集團、當軍人的就出賣國家,從事保母工作的虐待幼兒,當老師的竟然會性侵學生,下一代有大半根本不長進,求學既不認真,正事不會半撇,好像只會玩遊戲?

我似乎有一種預感,世界即將迎來一次重大、突然意外的變局?若不是3C與AI害慘了全人類,那就是川普終於搞出了全球性的重大意外。

如果我們沒辦法十分準確地「預測」未來,但我們肯定可以百分百的「準備」未來。

2025/3/19

靈魂外觀是一種「流形」(就是你掛掉後的鳥樣),祂的運作涉及拓樸決定,也就是不同四維空間何時等同的問題,即允許該「流形」連續變形直至與該空間完全重合之時間當下,且變形不能以撕裂或黏合空間方式來進行,白話講法就是流形的等價問題,懂嗎?這裡面就包含了時間與空間的可計算與不可計算性,而後者與「意識歷程」非常有關。

經典物理粒子的類時是指:該線始終在其每個點的局部內定向,因此不會超過相對論要求的局部絕對速度,但如果時空中的光錐傾斜的夠嚴重,那就會出現閉合的類時線。

一個實際上將該閉合類時線作為祂自己世界線的觀察者(靈魂),祂便會在自己感知時間經過一段有限的時間後,發現自己回到了過去。

假如這個祂有某些「意志」,祂便可能做一些祂還未真正經歷過的事,雖然這聽起來很矛盾,但此正是當量子層級放大到經典世界之時,目前學界僅能以粗糙機率來處理的事,所以更貼近真實的解釋是甚麼?

當然,不少物理學家試圖排除這種矛盾,以維護宇宙時空的經典感覺,且排除它(閉合類時)似乎讓世界看起來更合理?但也正因為這種無端的、自以為是地排除,才讓我們無法解釋靈魂世界的怪異。

所以,我不認為將這種潛在的、基於拓樸的量子疊加排除,會有任何解開靈魂之謎的好處,但可以提出這樣的觀點:儘管它(封閉類時)對總狀態的時空向量貢獻有限,但它們在尚未被放大到經典世界以前,閉合類時恰能夠合理補充「預知」——即不可計算性的量子(重力)效應,這才使得數百年來的靈異研究,總是迷失在煥然一新的「老問題」之上。

意識最顯著的特徵便是時間流逝,這種感覺對大家而言再熟悉不過,但時間就是根本不必要的東西,按相對論,人們只需要一個靜態的四維時空,沒有甚麼流動東西,只有意識才需要時間來流動。

也因此,如果你把意識與時間各自做為強烈的認同,因此無法正確理解預知,那麼我一點也不會感到驚訝,因為物理本不包含時間這種偏見,多數人是基於自己的不明智才導致,譬如我們對非常小的時間尺度便毫無敏感性,不是嗎?

「意識」總是在「意識歷程」啟動之後,才隨之配合啟動的;同理,「意識歷程」總是在「無意識」(物理意識)啟動之後,才隨之配合啟動的,這種時序的內部差異,約可達到1.5-2秒左右,所謂的自由意識更像出現在神經生理上的「重演」。

那麼從世界最底層來看,時間概念就是非定域的傳播,所以出現矛盾因果或反事實的無懈可擊結論,我認為一點也不奇怪,只是你的知識背景有沒有能力充分探究到這樣細緻、細微的觀點而已。

若一個人的「相信」就代表一種現實,有些人因此認為,這就是一種強而有力的理由,對此,我也並不反對相信的意識,從習慣來看一向如此,沒錯!

但基於大範圍糾纏,現實中出現兩張不一樣圖式,它的確違反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原理:分離空間中的事件之同時性,不會產生物理上的可觀察影響,與其說我們因此需要一個新的生死觀,不如說我把「死後世界」的問題更好的釐清了。

雖然我弔詭地以「死後世界」作為物理破口,但該世界仍依循「量子實在」與「時空相對」,光這點就有很多理工學者不敢講,Yakir   Aharonov &   Lev   Vaidman(1990)、Costa de Beauregard(1989)、Paul Werbos(1989)對於R向量的向後傳播都曾提出過瘋狂論點。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ulVoyager 的頭像
    SoulVoyager

    餘命計算會社

    SoulVoya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