歹勢,由於月底的資格考,所以目前正全力讀書中,5/1開讀,已經複習完五本,還有三本原文,刻正消化當中。

基於以上,我又重新讀了伊莉莎白·庫布勒·羅絲的《論死亡與臨終》(護理學院、醫學院、神學院與生死學系的必讀經典),該書依然讓我熱淚盈眶,真心建議大家都去買來看一看,那些發人深省的真實臨床訪談,2023年10月遠流已出版了最新的中譯本。

不得不說,這位瑞士裔的美籍精神科醫師,由於她的善良與堅持,無意間大幅改寫了全球的臨終醫療照護,並喚起了病人的臨終自主權力,讓每個人在最終一刻都能尊嚴的選擇平靜與安詳,這正是另一種「涅槃」的形上。

由於醫學的進步,人們與慢性病共存的「失能時間」逐漸拉長,如今還想安逝於自宅的,我想未來恐怕要祖上積德才行。

像我們這種眼睛變花、牙齦萎縮、頭髮掉落的年紀,在古代早就是「報廢品」了。按漁獵時期,大概破四字頭就要抬去種了,不是嗎?!那裏還有甚麼眼鏡可配?牙科與醫美?大家都是時間到了,人體功能也就喪失了,此後便「自然死」了。

所以,科技固然延長了人類壽命,卻也大幅侵犯了「死亡權」,還引發了一些倫理議題。譬如那些人生驟然走調的病患,他(她)們的代理經常偏離自己的角色,有些也沒有根據病患心願,卻以自己認定的價值做出判斷上的扞格,其他如安樂死議題也是(救命之罪有時甚於奪命)。

對醫療人員而言,他們(她們)直面死亡的機會比起警察、軍人還要多得多,弔詭的是,只要提到「死亡」便會讓人們更支持戰爭(因為每個人都想捍衛自己的生存),即便如此,不少醫療人員對死亡也很難釋懷(複雜的情緒),何況他人?

大部分人一聽到「死」字都非常不自在,有2/3的人對談論死亡「非常反感」,我當然知道這就是人類社會的禁忌。

這就好比性與錢的議題,在許多場合,它們都不適合於檯面上談論,我們甚至可以都不碰性與錢,卻無法不碰死亡的問題,且後者的撼動性遠大於前兩者,我們又如何能不陷入這場暗黑版的 《實境求生》遊戲之中呢?

少有人深思生死拉鋸後果,其實死亡不是問題,問題是大部分人對「死亡」都很恐懼,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會在何時、何處與死亡短兵相接,不是嗎?

基於以上,若你要問生命的意義是甚麼?我想,再也沒有甚麼比死亡能教給我們的更多。

平心而論,臨終問題不但涉及廣泛醫學、神學與法學,最困難的是:它要處理的是最錯綜複雜的人類情緒、尊嚴與隱私等等的問題,即便人人出於善意與凜然,但看待真理的方式卻迥然不同,也因此我認為廣義的醫倫都不存在所謂的真正「壞人」

既然醫學無法保證不死,只是延長,人們便不得不往醫學之外尋求支持,而宗教最容易滲入所有文化裡,但唯有透徹才能看穿折射於生活的靈性本然。

我因此在人類心智最隱密的角落,嘗試考掘靈魂起源的物理機制。

其實,如果將最強硬的無神論者與最虔誠的宗教信徒作為光譜兩端(只有10%),那麼對「死亡」最感恐懼的,恰恰是大部分那些對宗教信仰不夠強卻也不是很弱的人。

換言之,絕大部分的人都恐懼死亡,包括那些動輒宣稱自己無靈性需求也無宗教信仰的26%,那只是他們還沒碰到的說大話而已,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死後會變成如何?又或是進入那種境遇?或真正的煙消雲散?

直到今天,醫學一直試圖在生死之間劃出一條絕對界線但可惜的是,醫學也還無法將這條線延伸至粒子層次,但我認為物理學已經可以做到了。

2024/5/6

死後,到底有沒有靈魂?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也就是說,死後還有沒有續集?這很關鍵耶。

伊莉莎白·庫布勒·羅絲在她的另外一本書中《論死後生命》便明確提到了她所經歷的真實案例,該女性病患在過世十個月後,竟出現在她的辦公室,當時便讓她震驚到說不出話來,雙方還有交流與對話,該現象違背了歷來她所接受的醫學與科學訓練。

後來,她又在《論死亡與臨終問答集》明確回答讀者疑問:她認為,死後確實還有靈魂存在,根據她所調查的2萬個瀕死經驗案例顯示,伴隨著死亡,當事人並不孤單,總是會有一些熟識的已經往生親友示現與伴隨。

不免,這又讓我想起「引靈人」與「靈界志工」(注:張開基前輩最早指稱)等等概念,顯然東西方的靈界現象如出一轍並再次互為呼應?

只是在東方,所謂的「引靈人」不見得都是熟識逝親,根據我的田野調查,確實有些「引靈人」是來自特定靈界並拿著鐵鍊的使者,而毫無疑問地,祂們的出現一定與你生前行為有關,有時也不見得是所謂的二元善惡,只是與宗教信仰有關而已。

伊莉莎白·庫布勒·羅絲自己試著為她所碰到的靈異現象進行學理分析,譬如那些年她總是真誠地與癌末病患「印心」,常常彼此已經無聲勝有聲,雙方只剩下眼神的真誠交流,她認為在這種交流模式下,似乎非常接近東方的冥想與靜心。

換言之,這就好比她已獲得了數千小時的冥想與靜坐練習,是否因此開啟了超心理學的能力與現象?

請看以下影片,讓我們聽聽影片中老牛提到的腦科權威黃醫師值班碰到的事情。

其實,正常人要做到意識出竅是非常簡單的,只要你非常、非常專注地持續做一件事時,或深度思考一件事的當下,很可能你的「意識」就是出竅狀態的,請仔細想想我講的這句話,是不是這樣呢?

至於如何從意識出竅狀態提升為靈魂出竅狀態?坦白講,我也有摸索出我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且也不用擔心回不來,因為靈魂自己會瞬間收斂回肉體之內,這不是玄學,而是很普通的物理現象,除非你的肉體狀態已跟影片中的老先生一樣,那又另當別論了。

2024/5/7

影片中的老牛,是知名的南投妖怪村設計與營銷規劃的原創者,他也住在台中,讓我們再看看他的另外一支影片。

發生在21年前轟動全國的女保險員命案,做案地點就在知名的東海大學附近巷弄的機車行,據嫌犯之一的機車行學徒廣德強犯案筆錄,當他殺害被害人後,該名女保險員立刻就變成鬼了,還一路尾隨他回家。

事後死者便不斷出現在被害的機車行內,數年間都無法平靜,顯然祂在被害後,一時之間也不知何去何從,或因為氣憤難耐而拒絕了熟識逝親、神明的引領?執意於該地緝凶?

我想,祂也應該想不出甚麼好辦法制裁兇手,畢竟人鬼疏途,彼此存在方式不一樣了,能力也不一樣了;又基於屍塊就在頂樓水塔之內,所以祂總是不斷的回到機車行,因為所有靈魂都有回到自己屍骸之內的物理傾向,這點我在其他文章也提到過了。

由於案發地點靈異不斷,該處便經歷了數次轉手,最後還是延請高人處理,事件才逐漸告平息。

其次,影片中提及的「預知」問題,我早在其他有關文章指出「時間差」的物理,目前這類消息都只能100%來自靈界,活人只是扮演「轉述」角色。

若你真要靠此「異能」辦事,那麼在靈界,你就要有合作的對象,既然是雙方合作,各自便要投入「成本」,你就要允諾相應的「付出」,譬如這輩子失去甚麼東西(能力)啦,或自此以後就沒有甚麼東西(能力)等等,於是雙方合作契約成立。

注1:為什麼在靈界與你合作的對象需要你的能力呢?或你可以自己的某種能力來作為交換呢?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假設在你的宿命大綱中,注定多子多孫(當然你自己是不知道的),當你與靈界談條件時,祂們便會注意到你有這部分的「富盈餘裕」,同理,或你有哪種其他的「命定富盈」。

這時若你也願意以「子嗣能力」作為交換,祂們便樂觀其成。當某天有對不孕夫妻前來宮廟求取子嗣時,祂們便會乾坤挪移地從你身上,將命定子嗣移到那對不孕的夫妻身上,後者因此獲得子嗣並感激神明顯靈,也將更顯恭敬與虔誠。

你有哪些「富盈」剛好是你在靈界合作對象的需要,這點非常重要,若雙方都是你情我願,這就如同契約生意,祂們也沒有違反任何陰律。很多人都搞不清楚這點,誤以為多神奇,但我早在2018年出書,便已明指:人、靈之間的「供需關係」。

既然在陽間能做生意,陰間當然也能,而陰陽之間更無任何不可,只要不違反雙方意願,也不是強迫或欺騙的,我不認為有甚麼問題。有問題或糾紛的,都是一開始便屬於強迫或欺騙的,也有自己不懂或隨便亂承諾的,因自我膨脹而忘記契約限制才因此出事的。

祂們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人,按人的道理相處便是,陽間有些很好的善良之人,卻也有骨子裡就很壞的那種,陰間亦然,因為祂們就來自於陽間嘛,祂們本來就跟你我一樣都曾經是個大活人,關鍵是你碰到了哪一種?

注2:以上聽起來很像「意識」可以「化虛為實」的武俠小說情節,亮顯你還「供需關係」嘞?其實只要讀者從微觀物理臨摹一下整個環場「圖像」,當空間被切割至最底層、最基礎的普朗克尺度「空間」,這時候世界的組成就成了黏答答的力與力交叉的「網狀模樣」,而其他就全是「無」了,那麼「化虛為實」就真的非常「實在」。不消說當肉體崩壞後,我們餘下的那副「風力仿生獸」的骨架(其他文章提及),它再也實在不過了,對比起普朗克尺度空間的大小,「魂識」真不要太具體才是喔,此即廣義靈界「原型」,換言之,世界的物理底層就是俗稱的「靈界」。

此後,一旦失信於對方,輕則立即解約,瞬間失去異能,重則遭致靈界報復與「再索取額外」(賠償概念)。

在涉靈研究快十年後,我發現「千金」難買早知道,只是人們嘴上隨便撂豆子的話,大部分的求問者根本就不願意、不懂或也不知道自己該有的「對價」,以俗世來看,就是拿出「重金」交換(買)預知訊息,對吧?

這不願意就算了,很多人甚且還認為「預知」很廉價喔,君不見臉書社團到處都是這種隨便問問的人?(原因也有多種,其之一便是本詐騙島神棍太多,既然問也無法肯定是否真實,乾脆碰運氣就隨便問問看)

事實上,有料的修行者,他(她)是不接受人家「測試」的,你憑甚麼,對吧?

若你的功力比他(她)高,你又何須問他(她)呢?反之,若你的能力比對方差,你還能考人家喔?怎麼不是你去承諾交換終生一殘(損),反過來讓人家來「測試」你呢?影片中老牛的說法算客氣了,不是嗎?

大家所以認為預知廉價,那是因為靈界最常指出的是「生死」答案,而不是「百萬財富」預計在何時、何地?偏偏2/3的人最反感聽到就是死亡問題,除非與自己親友有關,對吧?

其實這種財富預知也是有的,既然都能化虛為實了,不是嗎?那麼,為什麼乩身、通靈人或神明都做不到?或不做呢?是不是只要預知提到的是精準無誤的「百萬財富」(不是神棍騙人喔),大家就願意出重金,甚至下跪求見呢?當然是這樣嘛,但請讓我先賣關子,可以講的時候,我再講。

但「預測」就不一樣了,因為預測只是蒐集數據後的分析,並不存在100%準的問題與靈界合作對價,當然也就有不準的時候,有時候不準也是滿好的,這會給人留下一些希望。

基於以上,80%的人都可以通過與靈界合作的那種100%預知,提前知道自己的生死,並提前進行後事安排,而不必非得碰上「來不及說再見」的尷尬,只是你有沒有這種「見識」與想不想去做而已。

財務沒有問題的人,我建議你可以打聽不同宗教的高人,在彼此尊重並有意願的前提下,你再逐一拜訪以確認(獲知)自己「大限」,據此反推餘命日常並做好此後所有規劃,甚至是進入靈界後的規劃。

當然,你在進行這些事情時候,並不必要大張旗鼓,更沒必要讓人人都知道,甚至也沒必要讓自己的親屬知道,對吧?

我想,未來的20年內,或許人人都有機會實現個人的死亡預知,包括來自大數據與靈界的雙重檢視。

2024/5/10

昨天把《DYING:Facing the Facts》看完,我就花了兩天,說真的也是稀哩乎巄的快速讀畢,大致對學術論述的「死亡系統」又有了一些認識,這本書綜合了歷來知名學者對「死亡學」的量化與質化研究,重點都提到了。

我最關心的仍是「死後世界」議題,無奈翻了遍,書中講的幾乎都是因悲傷導致的腦內反應等主流「理性」,雖也有提到與宗教有關的靈性,卻認為該現象不外乎無法描述、經驗獨特與超越,僅止限於個人與超心理學等等,並建議靈性應與宗教劃清界線。

看起來,從社會學與心理學的描述也沒錯,大致符合社會觀感與當事人經驗,然而我認為的核心問題是:基於研究者自己的政治正確,對那些無法解釋的現象,研究人員便在主觀下將其剔除,對可疑部分(無法解釋部分)不做後續深入與擴大研究?

難怪學界對死亡學的最後一塊拼圖,200年來還是拿不出一套,除開社會、心理與宗教的自然客觀說法。

到底是上述學門之內,沒人敢冒學術主流之諱?以免與飯碗過不去?或是大家都不長進?所以選擇「視而不見」此千古疑問呢?

有沒有甚麼更客觀、靠譜的辦法,讓大家更好的「親力親為」進出「死後世界」的領域呢?譬如,我們來舉辦一個暑假營?分三階段篩,第一關先檢查身體,沒問題並符合要求的,進入第二關座談,沒有心理問題的,我們進入第三關冥想?在原則性指導下,最大化進出「死後世界」的領域?

注3:「死後世界」即純粹的物理意識界,說成「死後」其實也並不正確。

第一次辦理可以在室內,以附近地理來驗證,第二次我們就直抵「自然靈界」外圍?讓我們一起進入「裡面」看一看。

其實,本部落格已儲存了通俗與豐富的資訊,任何人只要有心好好多看幾遍,把前後主體稍微融會後,都能完全由自己專業地處理逝親問題,卻還是不免地、老是有些不時之問?我總是憂喜參半、心情複雜。

這說明了甚麼呢?死亡問題在我們的社會仍是禁忌呀,德國哲學家海德格說得真好:人是向死的存在,死亡真正可怕的是,它讓大家都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卻不停止地向我們逼近。

有見識的父母都會適當安排子女的教育之路,例如從小學到高中,最後建議大學分科,有機會還可以往更高的研究所,以求人生順遂,不是嗎?自然地,你也要有相應的合適子女,但無論如何這就是「預後」,那麼死亡問題怎麼就不應該預後了呢?就不用安排與準備了?就犯忌諱了?

終於,來不及說再見,所以悲傷輔導了?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嘛?你事先做好準備,規劃好死亡的預後,在世親友哪裡還需要甚麼悲傷輔導呢?

除非你做人真的太成功,當大限來臨,親友因失去你而悲痛莫名,那麼即便事前已做了預後,我想親友們也還需要一些「悲傷輔導」。

當然學界有個責任前提啦,學界要先能把「死後世界」給實證、坐實了,大家才會認真去做預後,對吧?若學界沒有坐實「死後世界」,人家會講根本沒這東西,我預後個空氣阿?

然而,現況是認為彼岸世界存在的人,其實很大一部分也是不做預後的,我們掰扯的是這個。

 

 

 

 

 

 

 

 

 

 

arrow
arrow

    SoulVoya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