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篇學術味較重,其實人生也可以很簡單,不一定要弄成很燒腦、很難過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唯識學是從有部學說產生的學說,其中的重要思想有阿賴耶識、末那識、圓成、法性、涅槃、業果流轉等等,所以應該探究印度六派中的共業、解脫,以及吠檀多派的梵我,才能說理解了唯識本源。

一種說法是否對自己有啟發,應先從歷史去研究,畢竟歷史反映了人們的思想。大乘以來,有許多真偽經之辯,但我們也不能否認歷來高賢闡釋皆不能用,只要本源合於佛法,意契佛陀原意就應被認可(意契與否由宗教學者、專家判定),否則除大藏經外,恐其他經藏皆不能計為真經?

唯識學是有的哲學,也是變的哲學,因為一切法乃通過識,如真理圓成、事相如幻,都是唯識所變。

從唯識角度,行等同變的意思,五蘊諸法一切有為,都是剎那生滅與變動未止,所以有為就是非常,非常故無自性,無自性因此是空,空所以我無,由此悟而進入無我,前後貫之,無我實乃妙有,最後就是非空非有。

唯識學因此是條理的,該學談到的離言境界,等同中觀的性空,所以佛法各宗的絕對性境界,我認為本質並無不同,說法不同而已。

這就如同西方現象學常用「還原」一詞,白話就是「反思」意思,反思就是脫離俗世態度,以一個絕對確然的主體,回到「意向結構」上面去。

「意向結構」就是討論各種「意識活動」與「意識對象」之間的關係與變化,事實上這就是「純粹心理學」,卻不是傳統量化的,而是研究意識流向的原初架構,這種架構不帶有人為給予地知識(通過教育習得的)。

心理主義所以無法正確理解現象學,正因為心理主義帶有人為學習的偏見,現象學還原(反思)正是將我們從這種偏見中剝離並解放出來,回到先天的、反思的、超驗的、純粹意識(沒有任何偏見的)的本質上,這時的現象學毋寧說是超驗現象學,不如說更近於意識發生學,是去指出意義如何形成的。

人活在世界上不免帶著世間意識,也就是以普通的自然態度活在世界上,但卻意識不到自己的意向結構如何構造出世界,當然也就不清楚世界對自己彰顯的意義。

換言之,世界對每個人彰顯出的意義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世界意義,更不要說,我們對自己構造出的世界意義是負有責任的,若人們能意識到負責任,那麼自己就會有所改變,這就是當我們變回世間人以後的正面意義。

一個人的意向結構到底構造出甚麼樣的世界呢?在你構造出的世界中,你專屬的那個世界對你而言,請問意義是甚麼?如果你能通過現象學來反思,剝離自然態度(按佛學說法,就是除卻外生的因緣,從內生的業來看),你就會發現自己內在有別於以往都未曾的發現,因為人的心靈總是處於它自己奇特的運動之中。

因此,若帶著客觀主義,那所謂的還原本質,就不在一個方法論上。

德里達已將語言中的指號與含意的觀念性,如何在現象中起到作用論述得很清楚,畢竟語言只是媒介,用詞並不是重點。

從現象學心理學的某一段過程,我發現其實與榮格的心理學也是貫通的,所以真正的思辨應立基於某種說不上來的直觀思辨(真理?),從而促進整個研究脈絡的統整。

 

arrow
arrow

    SoulVoya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