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知名藝人大S仙逝,有節目又提到樹葬隱憂問題,不免該節目視頻底下留言又是「百家爭鳴」,大略是:
命理師胡扯、聖嚴法師圓寂後祂是如何、五十年後子孫不可能再掃墓、當事人生前的交代、生前多做善事即可,葬法沒關係、有行業的利益衝突、聽聽就好別太信、環保樹葬就超好、亡靈託夢被樹精欺負、節目鬼假鬼怪、迷信、自然就好...等等。
貌似人人都是「死後世界」專家?又或是通靈大師,早已遍訪各處靈界?深諳死後世界之道?
結果,都是大活人們的「一廂情願」,並非都有理據的從往生者利益角度與死後世界的可能性來安排自己至親的「葬法」。
節目連結在此:
前陣子有殯葬友人恰好言及:殯葬業似乎正朝向黃昏之路,因為現代人對喪禮需求愈來愈簡,甚至到了非常隨便地步?年輕人咸認古禮繁文縟節,囿於資訊時代工作繁忙,真沒有時間處理長輩的繁複喪禮,因此喪家對於「儀式」的需求,有愈簡單愈好的傾向。
卻也有從業人員評論:殯葬業不可能出現「黃昏」,畢竟有生便有死,生有生禮、喪有喪禮,殯葬業只是面臨社會改變的過程,那麼到底我們該如何看待這種轉變呢?
殯葬業本身應有何種新觀念俾利於喪家的諮詢?喪家應如何更有理據的提出喪禮需求?而不僅僅只是選擇不同宗教類別的儀式?
對此議題,我原打算在蒐整資料後發表專文投稿於期刊,現就提前劇透一點,畢竟愈早讓大家具備正確觀念,對往生至親便愈形有利。
節目提到小S正申請環保樹葬,讓「親愛姊姊的骨灰將回歸大自然」,我的問題是:小S憑甚麼替往生者決定採「樹葬」?誠然,大家一定認為,那是她親愛的姊姊呀,不由她來決定又有誰更適合呢?看官切莫誤會我的意思,請再往下慎思「決定」的潛在問題。
如果小S本身是無神論者?而靈界卻是以物理方式實存,且不以小S的個人意志為轉移?那麼她的決定就有偏頗,且不一定利益於大S,自然也不是小S所願見,對吧?只是小S自己不可能意識到問題而已。
尤其當大S發現自己逝去後,竟以某種方式繼續存在?樹葬真的適合大S嗎?再說,大S生前是否真正涉略過「死後世界」問題?或學習過、聽過有關方的客觀知識?一個人生前除了因習於辦理過往長輩的喪禮經驗?對各葬法的身後影響真的略知一二嗎?這些都是實際問題。
即便不少人生前曾告知親人希望以何種方式辦理喪禮,但多數人的生前根本就對「死後世界」一無所知,不是嗎?
多數人對死後世界也只是有著模糊不清、矛盾又疑惑的?各種聽來的大雜燴說法,若非到了最後關頭,甚至不想向親人交代後事,不是嗎?遑論碰上意外的突然亡故?
正由於來不及說再見,才讓親友們感到錯愕?悲傷、遺憾與婉惜,所以也只好由活著的親人代替往生者做出:自認的合適決定。
或許「死後世界」的有關知識、合適葬法的說明,正是學者們應盡早擔當起來的義務?
若以上答案大家都不能肯定?試問,小S替大S決定採用「樹葬」的客觀又在哪裡?必有利於大S嗎?或僅是個人主觀的喜好而已?
我想,就從我的二姊談起吧!
二姊是癌症過世的,恰好也是48歲,祂就採用了樹葬,這其中還有陰錯陽差的靈異故事,部落格內文章也有述及。
從祂過世後,我們姊弟之間有了不下於數十次的交談,沒錯,橫跨於陰陽兩界,我發現祂完全沒有因為樹葬而有任何影響,我看祂整株(台語)都好好的,幾乎跟生前一模一樣。
不過是,受制於祂的牌位安排地點,祂與該處的其他靈民發生了小小糾紛,並在夜半遣派友人到我住處與我確認,我才出手協助。
直到過世後的第九年,去年,祂最後一次來到我的住所通知我:祂要投胎去了(關於轉世問題,其他文章有詳述),並將重新誕生於新北的淡水。
那麼,為何部分通靈人卻又言之鑿鑿:樹葬亡者會受到樹精控制、襲擾?魂飛魄散?二姊也是樹葬,卻從沒碰到甚麼樹精?反而是供奉牌位處與其他靈民有所摩擦?
主因恰恰是:大部分時候的祂,就不在樹葬區活動嘛!即便祂以樹葬方式下葬,祂卻最常「活動」於牌位處所(該寺有指定香火給姑娘的祂)。
更不是大家想當然耳的比擬:樹葬由於非以骨灰全部,而是以部分骨灰撒在樹根周圍,從而導致了「魂飛魄散」的疑慮,須知道靈魂乃是基於自然物理的凝聚結構,只要祂不觸及物理底線或與其他人、靈衝突,並不會有甚麼魂飛魄散現象。
另根據死後殘識特質,道家推演出主要三魂,所謂主魂、覺魂、生魂的生動說法(佛教則有八識),從靈魂學來看,它們都是「魂識特質」的組成之一,張開基前輩則使用統合名詞指稱為:靈識,如以腦科醫學比擬,不同的識,如同於不同腦區的聯作網路。
基於三魂能夠各自遊走,所以會出現遺落、滯留(最終成為陰風消彌,等同永遠失去),偶有招不回其中某魂的真實現象,尤以覺魂為最、生魂為次,因為它倆最執著,甚至是生前的某種慣癮。
那些樹葬後卻頻繁託夢陽間親人?希望協助遷葬等傳說?難不成都是「通靈大師」鬼假鬼怪?為訛人錢財或有甚麼利益衝突嗎?
我認為其中有些陳述屬實(猜中或真懂),卻也有些是真假難辨的(描述不清),還有的根本就是胡說八道(基本邏輯欠缺),事實上真正的問題根源,全係於亡者本身的靈魂狀態有關,亦與該樹葬區存在的其他靈體之能力、念頭有關。
譬如民俗的「樹頭公」,即在某些特殊樹身圍上一圈紅布後祭拜,或政府公園管理單位在定期修剪路樹時,都有不成文的「孫悟空」問題?
這類問題,我在早期文章也都陳述過原委,大致是:基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基底能量),有些樹便因此出現附靈現象(人靈學會存續的方式之一)。
君不見在市區郊山,往往也有不少夜遊的「靈異」故事?而廟宇神尊恰恰是以木頭為基材雕刻而成,因為木本的纖維確實是附靈的良好前提。
我絕不會在台灣夜市買過、吃過鹽酥雞,就認為全世界其他國家的夜市也都有賣鹽酥雞,對吧?這就好比我不會因個人二姊樹葬的經驗所見,便宣稱所有樹葬都無問題?並適用於任何國籍、文化、宗教信仰且不論亡故方式的所有亡者?當然不應該是這樣的!
靈魂既然源自於人體,同理於靈界,所謂「死後世界」必然也與一個人的生前有關,包括往生者的生前想法、其生理狀態(導致其後出現的靈體狀態)、亡故方式、亡故地點、文化脈絡、宗教信仰等等與意識有關的事項皆有影響,並因此建構出各處不同之大小、內部性質差異的「靈界」。
所謂的靈界當然不是只有一處,這是許多人的思路盲點,我已說過不下數百次,本部落格內的文章也都有相關詳述。你都知道世上並非只有一個國家,而是存在著數百個不同國家,怎麼在面對靈界問題時,偏偏就認為全世界只有唯一一處的靈界呢?
我們知道房子就有多種不同建築型態,而社區規模也有不同大小,遑論社區之內的居民各異,怎麼死後世界就成了唯一的一種呢?而且還只能是同一種?這樣的邏輯根本不通嘛!
最簡單如佛教經典記載靈界,便與道教靈界有所不同,同理於其他宗教的基督、回教、猶太教靈界,不是嗎?
由此,各通靈人基於文化脈絡、教育背景、包括宗教性質、國籍與地域等差異,他們所見的靈界當然不是完全相同的,然而其「共性」卻是一致的,譬如各自靈界都有某些准入條件、物理限制與靈性要求。
畢竟大家都是人類,由個別靈魂組成的不同整體靈界,大體是指:以人靈為主聚集構成的區域性「人類靈界」。
就個人研究來看,基於自然物理,人靈普遍有回到自己屍骸之傾向,所以「土葬」的好處是,往生者會有明確歸附之處,即便祂不一定總是待在墓地而不移動,雖便於親人來墓地憑弔,卻有可能影響祂的轉世(投胎)。
這才出現了仙逝186年,竟還留存於自己道光年間墓地的古文揚,託夢於今人謝文揚拜託地主的桃園真實故事。
至於火葬後,由於骨骸已成灰燼,人靈自由度便獲得一定提升,卻無法保證祂的固定位置之處。大致是:人若往生於日本,普通人靈便可能受制於日本之當地靈界,並需要接受當地靈界的制約。
如若屬於宗教高僧或修行者則例外,因為祂們生前練習過宗派教導的生死方法,其往生後的魂識能力,當然不等同於普通人的魂識,而是具有更清楚的能力與活動自由度。
又若親人招魂不至(絕非儀式中唸出:過橋喔,亡親便一定跟隨),據上,便也可能滯留在日本靈界以待契機(使用滯留一詞也不見得正確,設若祂前世或許曾是日本人),下一世最可能轉世為日本人。
精神科醫師布萊恩魏斯在《前世今生》提及:臨床案例有過某年輕白人於催眠回溯前世過程中,竟吟詠出七言絕句。
事後查證,該白人家族上下直系皆未曾與華裔往來或有華裔親友,其個人亦不曾學過中文,屬於傳統白人家族,此正說明了,或許某些華人在美過世後,便轉世成為白人。
個人最不建議的是:遺體海葬或河葬(骨灰則無影響),除非往生者具備一定修行或有明確宗教信仰,亡故後由宗教靈界強力牽引,才不會受限於該環境。
反之,一般人靈受制於物理作用,將沉陷於該海域、河域牽制,要麼經過數年、甚至數百年才偶得一脫離契機,陽間世親自然不可不慎。
或你想賭賭看,那種叫天不靈、叫地不應的淒涼孤寂感,你的子孫更不可能幫你,因為正是你在生前信誓旦旦的告誡他們:人死後就沒了,要他們不要多想。
雖然,死後靈魂實存,但這個存在期間的長短以及靈體相應的持續變化,卻是動態的,也不能保證宗教說法的永恆。
當人靈碰觸物理底線,或刻意謀求底線之時,靈魂便會真正死亡,即真正煙滅(自此,與無神論者立場統一),鬼當然也會死,這也是我們提過N次的事。
由此,基於生存本能,人靈才試圖建構各式靈界,並在其中延續不同於肉體的生命型態,此期間基於因緣又互為交錯於輪迴、轉世等現象。
我也碰過自認邏輯無破綻、沾沾自喜網友留言:沒有人是真真切切的完全死透,但如果他真的死了,他的魂魄又要如何回來訴說關於死後世界的事?乍聽之下,好像我們正在討論的死後世界是荒誕不羈的?
嗯,邏輯上滿有道理,卻存在嚴重的前提錯誤:你預設了死後一切滅失的「前主觀」。
死亡後,肉身當然不會再動,但基於人類演化及其意識之物理底層,一個活人的訊息架構在其肉體死後,仍具有活動能力,相關原理我在其他文章已以「風力仿生獸」的鷹架堪為比擬,且這套肉身亡故後卻仍然持續運行的鷹架空間、時間,並不等同於活人經驗世界的時空。
換言之,生前與死後的兩者時、空具有物理上的差異性。
根據陽明交大謝教授指出,腦科醫學目前有關意識方面的理論,就有29種之多,可見意識運作極其複雜又神秘。
不少人遠遠低估了意識在演化中發展出的超越能力,以目前人類對自己意識的學術理解,坦白說若想做出一個精確定義,這顯然是不明智的。
然而,愛因斯坦當年也不需要到太空中丈量那些時空效應,僅僅只是在腦內進行邏輯推演,便得出了驚人的相對論,該理論迄今仍為廣義宇宙最有效的應用基礎。
誰說人一定要死透,才能知道死後世界如何?又或是無法以意識推演靈界內部的可能性?
一個人若缺乏相關、可使用的適當理論背景,自然無法從該理論角度去延拓靈魂起源的思維,卻不表示他人也沒有能力拓延,不是嗎?人類就是貨真價實的萬物之靈,江山代有人才出。